老工具制器之美
一刀一世界,一锯一乾坤。手艺、匠心、器物之道,就在老工具里。
中国古代很多工具,多为工匠自制,看似简单、粗糙,却合理科学,极具“人情味”,它与工匠精神契合,达到制器“物我合一”的精神世界。一个手艺高超的匠人,如同一个武林高手,可“摘叶飞花”,任何工具到他手中,都有了一种魔力,助他随心所欲制成所需之器。
古老的画线工具,区氏臻品的工匠们叫他做“飞机”,因为它的造型很像将要起飞的飞机
但是,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形形色色的工具与出神入化的手工艺,相辅相成,如同中华文明的颗颗明珠。然而随着岁月流逝,手工工具和它们承载的技艺,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所幸,依然有如区氏臻品这样的一批企业,依然崇尚手艺,依然敬畏这些古老却有乾坤的老工具。走进区氏臻品工厂,探索木工工具背后的故事,仿佛穿越时光隧道,一点一滴都令人着迷。
凿与铲
刀上生“花”
红木家具中最引人注目的,非雕花莫属。别小看了一个简单的图案,它可能动用了数十种雕刻工具。平凿、圆凿、扁凿、斜凿,打粗坯;平铲、斜铲、圆铲、扁铲、斜铲,做铲削;光木锉、尖木锉、三角锉、剑锉和板锉,来修活。不同工具有不同手法,攥握、平握、笔握,讲究一个身正、手稳、眼准。这些大大小小的雕刻工具到了能工巧匠手里,成了无所不能的神器。粗糙的木坯在桌上静躺,工匠手握雕刀细细雕琢,将那些木坯表面上的缺陷逐一抹平,一时之间,木屑卷起。经过雕刀的精致修整,木坯变得光滑细腻,仿佛可以预见,最后的成品将会多么美不胜收。
龙纹的雕刻,涉及到几十种雕刻工具
工匠的百宝工具箱
“锯”离之美
在所有木工活中,“锯活儿”是最“吃功夫”的劳作,可以说,能把锯使好了,使顺了,木匠的手艺就算学好了一半。锯的制作非常考究,功能划分的非常明确,有开料用的,有割角用的,锯的形式都不一样。即使用来开料的锯,都会根据不同材质,其锯齿的大小、锯齿的排列方式及锯齿的角度会有所不同:小叶紫檀开料要精细,一毫米的差距,都会对这个几百块钱一斤的材料造成浪费。区氏臻品最优秀的开料师傅——胡金兰,凭借多年的开料经验,会根据小叶紫檀的特性,用铁片自制锯进行开料。为了提高效率,当代已经将锯片装在机械设备上进行开料,但是它的锯片,依然沿用了最古老和最传统的手工制作。
区氏臻品小叶紫檀开料师傅,将木料开出了一种艺术之美
开料工匠会根据需求,自制不同锯齿和大小的锯
“弓”匠之心
雕花所用的工具,除了使用凿、铲、锉之外,熟练地使用锼弓子和刻刀,是这这个工种不同于其他木匠的突出特点之一。锼弓子又称钢丝锯,是锼镂图案和曲线形加工不可缺少的特殊工具。几有镂空花纹的牙子或券内口牙子,都要用锼弓子进行加工,它使“锯口”小,不伤料,用于得到准确的曲线。区氏臻品的工匠经常用其做小件工艺品的镂花。全神贯注,工匠将锼弓子与身体接近平衡,巧妙用力,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拉着弧线,一件件精巧的工艺品,就这样妙手生花地出现在眼前。
这些字,都是工匠耐心用锼弓子一个个锯出来的
“蜈蚣”刨木
工匠使用的工具中,很多自制。蜈蚣刨,是工匠自己在一带柄的木条上嵌入20多片钢片,然后用钢锉将钢片找平,形似蜈蚣,主要用于红木家具中小凸面打磨的工具。它去料少,不伤面,可以将不平的木质表面修整得十分平整光洁,深得工匠喜爱。使用时,将蜈蚣刨放在硬木上,用力压住向前平推几次,硬木表面上一堑碴的部位就会逐渐刮平、刮光。区氏臻品的家具,几乎每件家具都要经过它的刮磨后,经过检查平整后,方可进入下一个步奏。
蜈蚣刨
鬃“刷”光滑
鬃刷,用马或猪等颈上的硬毛做成的刷子,用于红木家具抛光。经过鬃刷后的红木家具光滑、细腻,散发出一股温润的气息。不少藏家玩友将其用作打蜡保养的工作,用它将融化状态的蜡布到家具的表面,并用布擦拭,最后再用鬃刷抖蜡。这样处理过的红木家具,从各个角度看,表面的光泽度是一致的。区氏臻品的大部分产品从工厂仓库发货之时,也会用蜡和鬃刷对家具进行打理、保养,确保每件家具光鲜亮丽的出现在藏家玩友面前。
用鬃刷刷过的家具,滑润有光泽(区氏臻品工厂实拍)
“愣”在这里
楞是木工匠师所用的工作台。《明式硬木家具制造》提到:“其制作的好坏不但决定着匠师们在楞上工作质量的高低,而且还影响匠师在进行工作时的心情好坏。楞若放不稳当,会直接导致正在加工的家具部件产生晃动和移位,从而经常出现构件刨不平、锯不直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功夫不到家的工匠就会情急之下拿楞出气。因此,楞这一看似简单的加工台,在制作时也很有讲究,其楞面高度的控制应以工匠站直情况下,双手自然下垂,匠师中指指尖离地面的距离为参考。楞腿一定要稳,整体造型要浑然一体,不歪不晃,稳如泰山。”
木工工作台,叫做楞,也是古老工具中的一种
工匠的工作台处处有玄机,椅子上有一个可以活动的楞面,根据不同的雕刻器物,可以垫上木板调整椅子高度,让工匠更顺手的雕刻
很多制造红木家具的老工具已经逐渐消失,它们曾是巧匠不可缺少的要器,在漫长的文明路上,饱含自然地温度,披着岁月赋予的温润质感,承载着代代相传的智慧与匠心。与其相对,被其触动,便会心生涟漪。因为,每一件老工具上,都写着制器之美。
磨人
在车间看工匠工作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阳光从窗外透进来,空气中一些细小的粉尘在光束中游动,四周有机器的声响、有木头与铁器的碰撞声,但是每个工匠都是安静的,在他们身边仿佛形成了一个结界,周围的嘈杂都被屏蔽,他们只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做着自己要做的工序。这个场景特别容易让人着迷。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区胜春与区锦泽没事就喜欢往车间跑:看红木方材经过开料、木工、雕刻、打磨、上漆等工序,最终变成一件俊美的家具,这种满足感、成就感、愉悦感是只观赏成品家具所无法比拟的。
粗打磨过的靠背椅有一种纯朴的美
我已经在打磨车间“猫”了一天。因为区锦泽告诉我,这个车间有很多工匠都是夫妻,通常都是夫妻搭档打磨同一件家具或者同一套家具,丈夫力气大,做刮磨,妻子心细,做打磨,你会经常发现有些夫妻打磨打磨着就越靠越近,特别恩爱。这听起来非常有爱的画面,当然要“偷偷地”去看看。
打磨伉俪
厂长区根荣带着我到打磨车间,边走边告诉我:“这两个,是夫妻,那两个,也是夫妻。你再看那边三个,他们是一家子。”走了一圈粗略算下来,整个打磨车间就有近10对夫妻,这个数量在行业内十分罕见。
打磨车间,武大姐和王大哥,一个在打磨糖果盒,一个在打磨鼓凳
我已经在一对夫妻旁边看他们打磨半个多小时了。刚开始,他们还会偶尔抬起头看我一下,露出拘谨的神情,5分钟后,他们已经完全忽略我这个“电灯泡”,继续忘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手上的活儿了。
“姐,怎么称呼您和大哥呀?”我打破了沉默。她有点吃惊,眼神很自然地先看了丈夫一眼,才回答我:“我姓武,我老公姓王。”“武姐,王大哥,你们在区氏臻品工作多久了?”“有10年了,我们一起进来的。老板人很好,我们女工可以提前半个小时下班买菜、接孩子。”武姐说道。
武大姐用砂纸细细打磨鼓凳的雕花
“打磨有什么讲究吗?”谈到专业的东西,他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那可多了。首先要用刮刀、角磨机进行初步打磨,保证刮面平整,家具轮廓清晰均匀。然后再用砂纸进行反复打磨,通常从粗到细,先用180目的打磨,再用240目,然后400目,最细会用到600目,要打磨到各个细节都非常光滑清晰才行。”武姐说道。“打磨可没有大家想象的简单,就是我手上的这个小小的糖果盒,打磨都要花4、5天的时间,而且家具和工艺品,越小越难打磨,越需要老师傅才能做。”王大哥补充道。
行业有句话:“三分雕,七分磨。”打磨是对雕饰的修形、抛光,是艺术上的再创造和升华的过程,雕饰是否传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磨工。打磨是一个非常需要耐心、细心和经验的工作,沉不下心来,急躁,很难做到“轮廓匀称,棱角齐平,整体协调,纹理清晰、纹路相合,润泽通润、表里如一”的打磨要求。而在区氏臻品,由这些夫妻档打磨的家具,都具备了这些品质,因为他们至爱的爱人陪伴在他们身边,心里没有牵挂,心自然就静了,这份静气自然而然也传递到了家具上,这或许就是为何手工的东西更具灵性吧。
家庭传承
见到陈大哥一家人时,陈大哥正在用蜈蚣刨打磨一张南官帽椅,他的妻子用砂纸打磨一张罗汉床,儿子则用角磨机在一张南官帽椅旁进行粗打磨。一家人集中在一个区域,偶尔有交流,更多时候各自做着自己的活儿。
陈大哥一家三口都在区氏臻品从事打磨工作
我问陈大哥:“您儿子做这个工作几年了?”“我跟我老婆在区氏臻品做了10年,儿子才做1年,还是个学徒。他现在做一些简单的刮磨,做完了我这边还要检查和修整,他现在做的东西还不行,达不到区氏臻品的要求,我还得继续手把手地教。”陈大哥说话非常实在。
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工匠精神是有温度的。陈大哥向儿子传授的,不仅是手艺,还有耐心、专注与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手工匠人必须具备的特质。这种特质的培养,只能依赖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这是现代大工业的组织制度与操作流程所无法承载的。言传身教,才是精神传承的不二法门,它体现了旧时代师徒制度和家族传承的历史价值。
打磨过的桌腿,倒立着摆放在车间,有一种别样的几何艺术美
在区氏臻品还有不少学徒,他们都跟着各自的师傅在学习不同的技艺,他们模仿师傅作为工匠的心态,以及工作态度、流程标准、技能技艺等作为工匠必备的所有一切;他们将师傅传授的技艺,努力变成自身的本领;他们一边摸索,也会一边犯错,却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加入自己的想法;他们最终学有所成,开创自己的新境界,可独挡一面。这才是工匠精神的真正延续。
验收标准
黄师傅正在进行最后的打磨验收工作,用数十年的经验检验家具是否做到位,是最严格的标准
打磨过的家具,最终要经过验收,符合标准后才算完成。见到验收的黄师傅时,他自始至终没有与我交谈一句。他专心致志地用水布将一张画案擦湿,然后用粉笔将整张画案的每个部位都涂了一遍,然后绕着画案仔仔细细查看,这些动作看得我一头雾水。好在区锦泽原来在车间工作的时候,最开始就是跟着厂内的验收师傅学习打磨验收,他给我做了详解:“用水打湿家具,木材木纤维遇水后膨胀,表面的一些木纤维剥离出来,会形成毛刺,我们能很快就看出来打磨的好不好。另外,用水打湿家具,再涂上粉笔灰,是为了便于观察打磨的光滑度和平整度,在刮磨中凡是留有水迹的地方都是洼处,不顺畅或有欠茬的,等水半干的时候经验丰富的工匠就能看出来。然后再返工将打磨不到位的地方重新打磨,直到符合标准为止。”
黄师傅正在进行最后的打磨验收工作,用数十年的经验检验家具是否做到位,是最严格的标准
打磨的验收标准是非常严格的。家具打磨表面必须光滑、平整,尤其是榫卯结合处、对接拼缝处必须平整、无缝、干净。所有打磨家具的表面不得出现横砂,直角棱部位需要倒棱并且必须打磨圆滑。打磨过的家具产品必须光滑、平整,无疤、无抢茬。
就是这样一道看似非常简单的工序,花费的人力和物力都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是所有细节的总和,是所有工匠的心血凝练。
区氏臻品打磨过的家具产品必须光滑、平整,无疤、无抢茬
在区氏臻品工厂的各个车间,还有众多默默在各个岗位工作的工匠们,现代化、机械化的进程并没有让他们变成只会操控机器的工人,他们是幸存在机械文明所主导的社会必须被保护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相信,作为还是以手工为主的产业,保持工匠之心,尊重工匠、尊崇手艺、传承工匠精神,依旧是永不变的旋律。
匠说
一起工作的夫妻,丈夫做大件,妻子做小件
在工厂中,最令人关注的,就是匠人。
当我们在谈论匠人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
“技艺,是人在宇宙中为自己找到的位置。”——克洛德·斯特劳斯。
“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有一流的心性,必有一流的技术。”——秋山利辉。
“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李克强。
……
女匠人不只在雕花、打磨岗位,她们照样可以操作机械设备
我们谈匠人,谈“匠人精神”,谈“匠人精神”的缺失与传承。
这个时代,我们不缺有想法、“会做事”的工匠,缺的是踏实、“会好好做事”的一流工匠。一件产品、一个事情的完成,更多的是由看上去并不起眼、似乎没有创新的环节组成。一流的匠人,会专注于每一个规定的工序和细节,反复练习,带着新去做,几十年如一日,最终做到极致。
工匠不是只是机械性的工作,探讨、交流,专注却又不断创新才是工匠精神所在
区氏臻品的家具就是匠人精神发挥到极致的产物。很多人都感叹区氏臻品的家具婉约俊秀、低调内敛,很好地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沉沉静气。而一切器物的气韵均由匠人所赋予。区氏臻品两位掌门“匠人”——董事长区胜春、总经理区锦泽,给人的感觉低调内敛、温和谦逊,呈现的风雅就如同他们监制的家具一样。
全神贯注刮磨的匠人
他们把这份“匠气”,传递给了做家具的工匠们。在区氏臻品,有300多位匠人;在这些匠人中,有45%在区氏臻品工作已经超过10年;在这些匠人中,有不少是夫妻、是兄弟、甚至是一家三口。与工匠接触会发现,他们和蔼可亲、好相处,并且非常有责任心;也会发现,为何区氏臻品35年来,在行业越来越缺乏熟手工匠的时候,依然能拥有并持续不断地培养如此众多优秀的工匠。
一起打磨的夫妻
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匠人,因为匠心——把自己做好的欲望,是根植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人性冲动。但是能用匠心精神感染身边的人,将匠心精神传递下去,更难能可贵。
工匠正在对一件家具仔细上生漆。这道工序,让红木家具一下子有了温润的质感
走进区氏臻品工厂内部,我们首先了解那些各个岗位的工匠,了解他们为何夫妻一起,甚至让孩子也从事红木家具制造。当我们真正地去了解一位匠人精致的世界,会发现,到达那个极致之后,才是一个无比广大的自在的世界。
雕刻,是一场静心的修行
“独裁者”
区氏臻品家具的用材,很大一部分是小叶紫檀。小叶紫檀的成材时间长,成材率又低(多十檀九空),价格十分昂贵(仅次于黄花梨),可谓寸料寸金。因此,小叶紫檀的开料格外讲究,它无法“简单粗暴”地通用其他硬木的机械开料,至今依然遵循着传统的手工开料,这时候开料的工匠就显得格外重要,他对木材材性的把握和运用,直接影响了小叶紫檀的出材率,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
小叶紫檀的开料格外讲究,至今依然遵循着传统的手工开料,这时候开料的工匠就显得格外重要
见到胡金兰之前,就已经从不少销售顾问口中得知,区氏臻品有一位开料女师傅非常厉害,区氏臻品几乎所有的小叶紫檀木材都由她开料。经她手开出的小叶紫檀方材,非常平整,没有白皮,没有空心,没有裂缝,同一个部位大小几乎相同,并且她还会根据不同木材的造型合理“弹线划材”,做到物尽其用,丝毫不会随意浪费一块珍贵的材料。
带着满满的好奇,笔者走进了开料车间,去认识这位神秘的“开料人”。
开料车间的“夫妻档”
胡金兰(左)与丈夫徐祥生分别进入区氏臻品已经有10年和20年的时间了, 他们常常一起探讨开料上的一些问题
当在开料车间见到胡金兰的时候,她正与另一位工匠在一台开料机器旁边讨论着什么。得知我们正在探秘区氏臻品工厂时,她非常兴奋,也非常开心地要带着我们去看看区氏臻品储藏的小叶紫檀木料。
区氏臻品仓库里堆满了小叶紫檀圆木
“这些,还有这些,都是我们董事长、总经理和我老公非常认真地从很多小叶紫檀木料中挑选出来的,非常漂亮。”胡金兰指着仓库里堆叠整齐的小叶紫檀木料跟我们说到。胡金兰口中的老公——徐祥生 ,是开料车间的主管,1995年进入区氏臻品,已经做了20年。他对木材认识深刻,区氏臻品购买的大部分红木木材,都经他把关审查,以确保真材实料。“我是跟着老公进来区氏臻品工作的,我比他晚进来10年,他教会我的开料。”胡金兰笑道,“现在我们都已经把区氏臻品当成自己家了。”
耐心,才能开好料
开不同的料,带锯的锯齿的大小、锯齿的排列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右边开小叶紫檀木料的带锯锯齿较为疏朗、锯齿也平缓,因为要开得比较慢,此外锯片也比较薄,可以切割得更精细;左边开其他木料的,锯齿会更紧密、更尖利,因为要开得比较快
看完仓库,胡金兰带我们来到那台她专属的开料机器旁。这是一台看似跟其他开料机器没有什么区别的机器。“我给你们看一下怎么开料。”说着,她拿起一根还带着白皮的小叶紫檀木料,开动了机器。神奇的,一根根小长方体、均匀的木料在她手中缓缓诞生,白皮没有了、空心没有了、结疤没有了,表面又平又亮。“开紫檀料,一定要有耐心,心要静,要慢慢地推锯,才能开得平整,一木到底。木头烂的、有白皮的一点都不能要,所以要特别细心。”胡金兰说道。
开料车间堆叠整齐的、已经开好料的方材。材质除了小叶紫檀外,还有大红酸枝、白酸枝,都会根据材料的不同堆放在相应区域
除了一颗“专注、细致”的“工匠之心”外,胡金兰还拥有创新的专研精神。她给我们展示了她独创的带锯,这是她用废弃的钢刀片先做出模具,再用模具在一整块带锯上刮出专门适合切割小叶紫檀的锯齿,用这个锯开料会开得更稳更平,更省料。用心加创新,在不缩减原有板材厚度的情况下,胡金兰能用同一根料,开出比别人更多片板材,这是独门手艺。“开料要看料而做,做什么就用什么样的料,大的家具就用大料,小的就用小料,做到物尽其用、不浪费,是对木材和大自然最大的尊重。”每一位将工作做到极致的匠人,都透着哲学家的气质,胡金兰也不例外,这番话,是她10年工作的感悟。
对工作,乐在其中
只有热爱,才能让一个人数十年做同一样工作而不厌烦,反而乐在其中
重复性的工作,是非常容易让人感到枯燥乏味的,但胡金兰乐在其中。“我们老板是非常用心做家具的人,董事长区胜春只要不出差,每天都会来车间看两遍,只要我们有做得不好的,当场就会指出,一定要做好为止。区董把做家具当做一种爱好,从来不要求数量,而是要求质量。我们工人都非常敬佩他,在他的影响下,都尽心尽力把家具做好。老板人好,我们的心情好,做的家具自然也就好。”胡金兰笑言。
只有热爱,才能让一个人数十年做同一样工作而不厌烦,反而乐在其中。在胡金兰和她丈夫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份纯粹的匠人精神,从车间深处,向外闪耀。
柳州:缝补生命的艺术
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的技术。锔补修复后的瓷器还可以耐受热食的热度而不开裂,而尤其令人惊诧的是如果破了,再用铜丝熔合起来就是盛汤水也不会漏。
锔瓷是中国最古老的瓷器修复技艺,行当经历了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六个朝代,在宋代的《清明上河图》中就可见他们的身影,跨越了一千多年的历程,影响了中国多少代人的生活。对于中国人来说,瓷器并不仅仅意味着器皿,还寄托着情感。如果珍视的瓷器被打碎,怀着“惜物聚福,勤俭持家”的传统,就诞生了锔瓷人这一古老的职业。
追求“残缺美”
从广西柳州三门江林场旁的小道拐上山,两旁的草木已经吐绿,桃花在枝头摇曳,鸟鸣深涧,烟雨蒙蒙。来到半山一小院,只见院子里散乱地堆放着一些石兽、石雕、瓦罐,几枝修竹种在院里,清幽如许,颇有几分禅意。这里就是曹庆励的私人茶事工作室。
曹庆励学过木雕,还做过老板,曾经营茶书院。一天他看到央视《锔瓷无痕》的报道,于是结束了自己手头上的生意,找到中国锔艺第一人王振海学艺。他从桂林回到柳州,在三门江一块租用的山地上,建起了自己的工作室,从事茶具器皿的制作和修复。从此,曹庆励从“锔瓷”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尽管“锔瓷”不能让他维持生活。
没有客人的时候,曹庆励就在他的工作室里,换上棉布衣服,系上围裙,拿起工具敲敲打打。在他的工作室里,摆满了各种残破的陶碗、茶杯、茶壶,都是等着他这双妙手来修补、重新赋予生命的。工作室墙上挂着一幅书法:锔活。这两个字正是曹庆励这项鲜为人知手艺的命名。“通常我们说的锔,就是把破碎的器皿拼好,再用金刚钻钻孔,用锔钉抓牢,使其恢复原样和使用功能。”曹庆励说。
除了茶壶、茶杯,玉器、翡翠、玛瑙等玩物,只要是破损了的,他都设法让其归于完整,仿佛重生一样。修补完毕的紫砂壶和茶杯,杯子上的裂缝处布满金色的锔钉,光滑细致,流畅华美,虽残缺但不失其美,亮晶晶的锔钉让瓷杯平添几分韵味,呈现出一种“残缺美”。
留住手艺,乐在其中
“‘锔瓷’是一门细致的手工活”,曹庆励介绍说,“如紫砂壶的壶壁比较薄,有的仅1毫米,锔钉眼的深度要控制在壶壁的一半。”这种精确到毫米的工作,完全靠个人的手感,用力稍欠,深度不够,锔得不结实;用力稍大,壶壁钻透,茶水会渗出。
一些爱茶人如把心爱的紫砂壶不小心弄破了,他们最期待的是什么呢?曹庆励认为是极力想修补复原,同时也是想修复一份对器物的感情,让那些破碎的器皿重新归于完整是成人之美的事情,他愿意去做。
另外,除了基本的修补,如何给这些获得新生的器物赋予新的意义,则是更深的学问。“若是简单地修复,那是匠活,修复了还有新的观赏把玩价值,这才是艺术。”曹庆励说,每一只破损的物件到了手上,他都要仔细琢磨一番,如何进行巧妙修补,再创作。
现代社会里,许多传统手艺都逐渐被人忘记,濒临失传,其实这些传统文化里有着很深的人生智慧。古人崇尚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接触了事物,才能获得真知,例如锔瓷就是一个格物致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不断获得感悟,每一次成功修复破损的物件,就像是自我修行的一次圆满,内心顿时充满了难以名状的喜悦,“锔,其表为修复之艺术,其内乃圆容之人生。”
顶戴花翎栖帽架
在古代,朝冠制度极为严格,除了帽子有不同等级与款式的区别外,就连帽架都不能随意摆放。官帽架作为当时官宦人家的必备之物,也能反映出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真实现象。
——题记
今天要介绍的这类物件,很像现在家里的迷你台灯样式,那时候官宦士绅家中都有的器物,在平民百姓家里却是没有的,就是掘地三尺也找不到。这类传世器物多为清顺治末,康熙初期开始制作,且均为官做,与身份地位的象征官帽有着紧密联系——官帽架。
衣冠之国,官帽为上
古代,帽子只能为男性所用。并且在官场,帽子还有不同等级与款式的区别,用以区别此人的身份和地位。从隋唐到明清,对帽子规制最严格的朝代,首当其冲是清代,清代历代的朝冠为礼帽。只要是在朝为官,不论军士、差役,不论当朝一品还是九品芝麻官,只要是在办公事,就要佩戴。皇帝就更不用说了,帽子是必备的,各式各样的帽子,数都数不过来。
既然象征身份地位的帽子如此重要,又因为官帽都带有花翎,稍不留意便会被压坏变形,轻者影响官仪,遭人轻慢,重者有伤国体,会遭到礼部官员的纠仪或遭到其他官员的弹劾,受到皇帝的申饬,最严重的还可能会掉脑袋。所以官员们无不想尽办法以妥善置放顶戴花翎,随着官员们的重视,官帽架也随之应运而生。
盛世之美,官家必备
官帽架一般置放在正厅的香案上,如果来客见客厅的帽架上有主人的帽子(顶戴花翎),才可登门拜访,如果帽架上没有主人的帽子,就说明主人现在有事,不便会见。因此,官帽架就成了反映当时社会等级与交往礼仪制度的标志。每个朝代的冠式、冠制都有不同,官帽架的款式、色彩、质地根据权力与地位的大小或高低各有不同,并且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形成一种科层官僚秩序,成为阶级权力划分的标识。
清代宫廷内有各式各样的官帽架,有瓷、木、竹、漆、玉质等。清代早期,官帽架多呈球状,嘉庆时期用瓷官帽筒代替官帽架,这种官帽架呈圆柱形,很像常见的笔筒,只是比笔筒要高些。笔筒形官帽架自嘉庆时开始流行,并且一直延续到清末。那时的瓷都景德镇御窑厂每年都要制作官帽架,进贡入宫。当时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大部分帽架,均为瓷制,其装饰手法,多种多样,有青花、粉彩、珐琅彩、斗彩、仿生釉色,结合开光、镂空雕刻,浮雕等技法来制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中还有极为精致的牙雕官帽架,但最多见的还是木制的。有的官帽架为可折便携式,是由两等片仿古币(货布)的楠木板相插而成,上雕篆书为饰,构思巧妙。相同式样的官帽架还有紫檀、樟木制的,传世宝物不少。
嵊州:翠竹之外有乾坤
古有丝竹之音,宫角不绝,悠扬着亘古的灵光。打起竹板调侃说唱的,是庶民的生活物语。刚直不阿、虚怀若谷,文人墨客以竹喻节操,随竹筏云游山水,悠哉游哉……
文化的根基,竹之于生活日用比起其它选材的日用器具,更易产生审美意象的共鸣。竹匠们在长年累月的重复制作过程中,为实现其完美实用功能的无心之作——那些经久耐用的竹编的“实用美”是为大美。
几千年累积下来的竹编匠人的智慧,反映在独特而又美丽的纹样中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竹编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時期的良渚文化遗物中,就已经出现了竹编器具,它以竹子为原料,用竹条篾片编成各种生活用具和观赏陈设品。
几千年来,随着竹编技艺的不断提高和原料的便利获取,民间广泛流传着使用竹编制品的生活传统,曾一度让人们达到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清雅境界。
20世纪50年代以后,竹编工艺开始名正言顺地归到工艺美术行业,进入了艺术的殿堂。技艺高超的竹编工艺人也大量涌现,1990年以后,浙江嵊州,四川省青神县和渠县先后被评为“中国竹编之乡”。进入21世纪后,竹编工艺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出现滑坡,然而,也有不少竹编工艺人仍在孜孜不倦的追求新的艺术,新的作品在缓缓冒尖。2008年6月7日,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 竹编髤朱漆嵌螺钿人物故事香盒
清 竹编嵌螺钿人物方盒
清 竹编雕花纹文房盒
难能可贵的坚持
浙江人罗四清在2003年于浙江信阳新县千斤乡开了个竹编工艺厂子,当时整个河南省做竹编工艺的厂子也就仅此一家,十多年来,厂子生产的竹编制品大都以出口为主。
一件竹制手工艺品,从最初的选材、批篾到最后的做口、收口,有些客户还要额外要求上漆,总共大约有十道工序,基本上做到全手工制作,所有的活全体现在手上。
一件竹制手工艺品大约有十道工序,所有的活全体现在手上
叶纪录是厂子里的一个老员工了,整日与竹子打交道,老叶的手上布满了老茧,这可能是绝大部分传统手工艺者所固有的印记,茧子越厚,说明对这门手工艺的精熟程度越深。
一个三间屋大小的房间,是叶纪录负责的这道工序的专门作坊,靠着四壁的地方用一排排架子搭起来的横木上悬挂着匀好的竹篾,厚薄均匀,长度相近,很自然的垂在地上,有种披散着的少女的长发的韵味。
一条很有年代感的长条凳上插着两刃刀片,中间留一个几毫米的小缝隙,一把没有匀过的竹篾均匀的铺在条凳的另一边,老叶熟练的把一条竹篾从缝隙里插入,两个手指捏着拉出来一点,随着“刷”的响声,已经拉出一臂长,手缓过来拽着刀缝处,重新拉扯,三四把过后,一条三米左右的竹篾便匀好了。
干活的地方虽小,心却大,每一件竹编工艺品都是传承手艺的载体
细细的竹篾,有些上面还带着毛刺,老叶就这么光着手拉扯着,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老叶笑着说,自己手上的老茧就是保护层,毛刺伤不到自己,“戴手套干活不利索。”从老叶这个“作坊”里出来的竹篾是用来编制成品用的,在罗四清这个厂子里,几乎所有的竹制品的捆扎都是用竹篾,不会用铁丝或者钉子之类的做辅助工具。
王德和也是厂子里的老员工了,手艺是没的说,戴着一副眼镜,左手指之间夹着一支烟,一盏茶的功夫,一个竹篓子的收尾工作已经结束,房子门口檐下堆着一二十个款式、大小一样的竹篓子,这是王德和的工件,工资的多少就是从这些工件的质量和数量中来的,在王德和看来,这一件件小小的工艺品,却是自己吃饭的家伙事儿。
一件小小的竹编工艺品,却是他吃饭的家伙事儿
据罗四清介绍,平时厂子有30来个工人,每天愿意做多少大都比较自主,因为工资是计件的,这些人大都是上了点年纪,稍微有点基础的手巧之人,“现在年轻人没人愿意干这个了,挣的少还没有什么地位。”提起竹编工艺的断代,罗四清也稍显无奈。
传统手工艺与其说是收徒授艺,不如说是一种工匠精神的血脉传承,罗四清、叶纪录等老一辈作为竹编工艺的一代传承者的任务已经完成,但授艺却遇到了无人继承的境况,现代流水线生产的工艺品越来越多,这样更加凸显了传统手工艺的可贵。
观纹选器
市场上两件造型相似的红木家具,仅一些细微的差距,艺术性就相差甚远,价格就可相差几倍到几十倍。那么,我们从传统工艺的角度,该如何正确的挑选形韵兼备、极具艺术价值的古典家具呢?影响一件家具艺术收藏价值高低的因素非常多,我们仅从最容易看到的木材纹理为各位藏家玩友说一二。
木纹遵循由下向上的自然生长原则
腿部的纹理非常重要,它接近于地面的部分,应该是接近于树根的部分,越往上走应该是接近于树尖的部分,那么它在腿足上纹理的呈现,生长纹是向上的。经典的红木家具讲究以纹塑形,以地面为载体,遵循植物从地下向地上生长的自然规律。
△
背板从底部木纹就直接向上,有一种蓬勃的生命力(来源:区氏臻品工厂实拍)
△
腿足上纹理的呈现,生长纹是向上的(来源:区氏臻品工厂实拍)
△
这个椅子木纹向下。一件家具除非因为材质有部分缺陷,比如底部有节子需要去掉导致腿足底部不过尺寸,需要把向上部分当做底部,一般腿足的木纹都遵循木纹从下到上的规律。(来源:网络)
光素靠背板的椭圆形木纹完整且位置适中
经典的红木家具,讲究木纹的自然变化规律,这不仅是一种视觉装饰,更是一种生命力量的象征。所以红木椅类是光素靠背板的时候,要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木纹体现。如果背板一个完整的木纹被切掉一部分,图案残缺或者偏差过大,都将大大影响家具的艺术性。并且靠背板的面板纹理走向要顺势而上,如果木材纹理方向向下,就变成了行业内称的“倒栽葱”。
△
光素靠背板的椭圆形木纹完整且位置适中(来源:区氏臻品工厂实拍)
△
光素靠背板要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木纹体现且木纹向上(来源:区氏臻品工厂实拍)
△
该背板文理方向向下,这种情况在区氏臻品的开料间是不被允许的(来源:网络)
纹理视觉中心与镶板纹理视觉位置融合
由于红木家具的镶板多为柜门板、柜旁板、座面板、桌案面心板、屏心板等宽面构件,而像紫檀、黄花梨等大部分红木材质大径级的原木少得可怜,所以大多数家具的宽面构件均是由多块板料拼合而成,如果纹理走向无序将直接影响家具外观的优美。
红木家具中各镶板的用材当以具有优美曲线纹理的心材部分为最佳,但是要注意心材纹理变化规律所形成的视觉中心与镶板纹理的视觉中心位置融合。若镶板为独板则非常容易分辨,若镶板为多块心板拼接而成时,则要注意板与板之间纹理的对接及拼版完成以后整块镶板纹理变化的视觉中心位置。
△
区氏臻品非常注重木纹走向的一致性及组合部件纹理走向的流畅性。以压藤椅为例,在开料之时就会一一标注好同一块方材开出的两块料,在压边的时候木纹要一一对应上才算完美(来源:区氏臻品工厂实拍)
同材同部,依纹定位,对称排序
同材同部指的是一组拼板中,最理想的选材是来自同一材质、同一原木,甚至是同一原木的同一部位,但是事实上很难实现这种材料选择,所以只要是同一原木中径切板与径切板,弦切版与弦切版搭配即可。“依纹定位”是指根据板材横切端面的纹理走向来排定拼板之间的位置,弦切板应该一正一反放置,径切板应该是面向髓心的一端相结合,面向边材的一端相结合。对称排序是按照对称原则,以最接近髓心的对称性弦切板为中心,逐一对称排列同一厚度的对称性的弦切板或者是按照对称原则,以最接近髓心的对称性弦切板(不通过髓心)为中心,逐一对称排列同一厚度的对称性的径切板,但两板宽度不应一般大。
△
为了保证一套家具的木纹协调性,区氏臻品会在开料之时就把同一块心材开出的料一一标注好同样的编码,以便尽可能给红木家具爱好者呈现出一整套完美的艺术品(来源:区氏臻品工厂实拍)
木纹自然地变化规律,不仅是一种视觉的装饰性语言,更重要的是一种生命力量的象征。经典的明式硬木家具造型,无论是构件自身造型还是整体造型都体现了这一点,做到了型纹相依的境界:以“型”顺“纹”的同时以“纹”来理“型”。我相信万物皆有灵性,而且也相信一切生命最初的起源可能来自于某一相同的东西,树木与人自然也不例外。明式硬木家具造型是自然之道与人文之道的共同体,二者的融合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因为它们所表达的是一种生命的秩序。明式硬木家具造型的美与不美,就在于这种生命秩序的“和”与“不和”。纹与型的融合则是实现“和”的最基本的前提,这也是为何木纹可以决定一件家具的艺术性的一大原因。
△
区氏臻品生产的《瓜棱脚大小头柜》,其对开门的两块面板花纹都是对称的,品相好,非常漂亮
香球高挂说唐诗
“铁檠移灯背,银囊带火悬。深藏晓兰焰,暗贮宿香烟。”——白居易《青毡帐二十韵》 ——题记
△
唐 镂空花雕凤穿牡丹银香囊
据《西京杂志》记载,早在汉代,“香球”这种奇巧的香器就被发明出来,其外观为银或铜的小圆球,球壳上布满镂空花纹,以便香气散出;内部的构造则巧妙地利用重力原理,在球体内装置两个可以转动的同心圆环,环内再配备一个以轴承与圆环相连的小圆钵。在小圆钵中盛放上点燃的炭墼、香丸以后,无论圆球怎样转动,小圆钵在重力作用下,都会带动机环与它一起转动调整,始终保持水平方向的平衡,不会倾翻。
△
唐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如此构造的圆球,即使放在被子之下,偶然被碰到,球壳内的圆钵也能保持水平平衡,不会发生燃炭倾洒出来的事故。所以,从汉代最初发明出来,一直到明清时代,这种香器的最重要用途之一就是放置在被褥之间,在漫漫长夜当中让温暖的被卧之内气息芳芬怡人。说起来,传统生活真是有着令我们今人鞭长莫及的优雅。此般散香圆球还被被称作“卧褥香炉”、“被中香炉”,宋人贴切地呼为“滚球”,此外,自唐至清,最常见的叫法则是“香球”。
香球因造型精致,携带方便,故而常被置于书房、卧帐之中,亦有随身佩戴者。当你欣赏一首中唐或晚唐的诗作时,不妨试着想象一下:当初,很可能是在一只银质镂花、袅袅吐散烟缕的玲珑圆球的俯临之下,这首诗被构思出来,录写在笺上。
△
明代以前 镂空花鸟银香球
中晚唐时的文人喜欢在书房一类居室空间内悬挂金属香球,燃香其中,熏馥自己置身的生活场所,这是很容易忽略的细节,但也是颇为迷人的细节。
香球装上长链,吊挂在帐内或房中。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两枚珍贵的唐代银香球实物,便是带有银挂链。不过,地宫内留有当时人所作的“衣物帐”,也就是入藏物品的清单,其中把它们标为“香囊”,这让我们得知,唐人竟然习惯于把金属香球称为“香囊”。
△
明晚期 金庨镂空凤纹香囊,藏品为鸡心形,中空。俇边并饰以锦纹,主体饰镂空晕凤纹。形制规整,庨作精美。
于是,一些牵涉到“香囊”的诗句便变得容易理解了。如白居易《青毡帐二十韵》中咏道:“铁檠移灯背,银囊带火悬。深藏晓兰焰,暗贮宿香烟。”在清楚“银囊”即“银香囊”也就是银香球之后,我们才能明白何以会“带火悬”并“暗贮宿香烟”。原来,这位大诗人冬天住到蒙古包式的圆顶青毡帐内避寒,不仅将一应家具陈设齐备,还把一只银香球吊挂在帐顶下,其内燃炭爇香,于是球体的镂花纹中隐隐透出炭火的一点红光,并且不断散逸香缕。
△
清 银制镂空香囊
另一位诗人元稹的《友封体》一诗描写夏日闲居生活,则是:“雨送浮凉夏簟清,小楼腰褥怕单轻。微风暗度香囊转,胧月斜穿隔子明。”从中可知,作者所住的避暑小楼上也挂有香球,微风悄悄吹入,悬垂半空中的玲珑球体竟然会随着风力轻轻转动。
△
清 银制缠枝花鸟纹香囊,银质,球形,上有挂链条,外壳皆自中部分为两半,一侧用活轴连接,另一侧上下缘分别装有小钩和钮,中有子母口,两半可开合、扣紧。内藏两个同心圆组成的平衡环形活轴,铆接香盂于其中。其通体镂空技术精湛无比,可谓匠心独运,巧夺天工。
此外,吕温《上官昭容书楼歌》一诗想象女诗人上官婉儿书楼的景象,也提到“香囊盛烟绣结络”,可见,大致从中唐开始,在书房里悬挂一只金属香球,终日喷香袅袅,是士大夫阶层当中非常流行的风气。更有意思的是,胡杲《七老会诗》一诗讲述一群高寿老人的文会雅集,具体场景也是“香囊高挂任氤氲”,这说明,那时,在文人们的社交场合也流行吊挂香球,让它们在高处静静散放芬缕,一场风雅聚会因之而芳息盈漾。
△
清中期 象牙透雕山水香囊,采用镂雕工艺,多层染色,有赭黄、青绿等,雕山水人家题材,屋舍、翠竹、松石等细节表现均精致俱全。香囊内部有原装的织锦。整体牙黄自然,染色及镂雕工艺具有典型的清代宫廷造办处特征。
然而这一风气入宋以后就中断了。宋代文人极其注重品香,所以一定使用香炉,这样才可以控制焚香的过程,保证香息的品质,应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淘汰了书房内吊挂香球的做法。因此,在一只吐散烟麝的香球无声陪伴之下,苦心于诗思,把吟得的佳句书写下来,整理成章,是唯属唐代诗人的创作场景。
Vivien:传统家具新演绎
现如今的社会发展,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致使消费者在做出选择时很难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内心的需求。
在通过与大量的客户接触时不难发现,中国消费者在面对居家环境的设计时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在空间营造主人内心的生活态度。
中国人更多的是感受“读书有时,做梦有时”的独处时光;而一方古典家具营造的书房,能满足这份雅致的需求(区氏臻品展厅实景)
当然,生活态度在这里指的是能够懂得放松、放空、放慢、放下的生活家,他们并不在乎“中国欲望榜”上谁是今天的赢家,更多的是感受“读书有时,做梦有时”的独处时光。
方正、圆润、流动、静止、玩味、稳重,这一系列的词语都可以在红木家具中寻找到千丝万缕的联系(区氏臻品展厅实景)
面对这一类的高品位生活家,中式家具成为他们桃花源不可或缺的元素。方正、圆润、流动、静止、玩味、稳重,这一系列的词语都可以在红木家具中寻找到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式家具在搭配上不仅可以突破传统的固定组合,更多时候根据空间的需求一物多用。因为质感和色彩是红木家具保证在同一基调的最大优势,因此在后期的效果中从不会担心色彩过于杂乱无章,但与此同时,如何避免沉闷的陈列和装饰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中式风格的热爱,有人追求竹林深处的雅致情怀,追求静无止境。这类生活家对于红木家具的陈列极为讲究,好似泡一杯好茶,滴滴飘香(区氏臻品展厅实景)
在我们的客户中,针对中式风格的热爱分为两大派:
一种好似袁和平《卧虎藏龙》中竹林深处的雅致情怀,他们追求静无止境。这类生活家对于红木家具的陈列极为讲究,好似泡一杯好茶,滴滴飘香。
在硬装上面拒绝铺张浪费,过于花俏,线条多为干练清爽,在软装陈设上多采用亚麻或棉质面料做陪衬,花纹更是追溯老祖宗的传统花样,米色咖色以及其他辅助色彩变能够极好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搭配主人自己多年收藏的奇珍异宝,整个空间仿佛诉说着历史的变迁。
中式红木家具因中式红木家具的尺寸较大,实木质感润泽,采用适当的软装,不仅舒适度五星好评,也打破了严肃的氛围(区氏臻品展厅实景)
另一种则是完全打破了红木家具的高冷躯壳,用独到的手法将现代家具,甚至是西方家具搭配,做出不一样的中国风。
同样,因中式红木家具的尺寸较大,实木质感润泽,挑选一款上好的壁纸,通过空间光线的变化,明暗交汇,便能将细节放大到最理想化。
中国红,祖母绿,藏青蓝,这些高纯度的颜色是设计师和客户的最爱,将五颜六色的抱枕随意的丢在客厅里,不仅舒适度五星好评,也打破了严肃的氛围。
大道至简,明式家具的简练素雅,与现代家居环境更相得益彰(区氏臻品展厅实景)
灯具作为红木家具的好伙伴,在装扮的时候尤为重要,光线柔和就能够体现出红木家具的自身价值,手工的线条如同流水一般流畅,就算同西方家具混搭使用也不会黯然失色。
很多人希望通过自己的鉴赏做出混搭的风格,需要提醒的是只要注意不同风格的家具使用比例就能够的恰到好处的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用心去感受红木家具精雕细刻的美,倒不如用身体去感受红木家具带来的全新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