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品荟》
1
2016年翡春号
2
2015年金秋号
3
2015年翡春号
4
2014年银冬号
5
2014年金秋号
6
2014年首刊
荟萃万千艺术精品,讲述指尖上的行当

明式家具的力学美

人物名片:

牛晓霆,博士,东北林业大学明清家具研究所所长。

一件经典明式家具所具有的形式美感,不仅包括由柔美的色泽、自然的纹理、优雅的线条所形成的生命节奏和韵律,而且包括木材自身的抽胀变化和使用者的荷载力在与家具结构之间的对抗与平衡过程中所赋予器物本身的生命力量。虽然生命力量不可见,却与型共生,其为内,型则为外,这也是明式家具造型为什么那么有视觉美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明式家具整体框架结构之妙便在于对荷载力的分解,并在分解的过程中将力量传递之美与型之美融合一体

因此,明式家具整体框架结构之妙便在于对荷载力的分解,并在分解的过程中将力量传递之美与型之美融合一体,这也充分证明了一个哲理“分解并不意味着流走,而是为了更好地留下。”那么古之匠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又是如何做的呢?

用材控制

明式家具用材比例的均衡与所承受荷载力有着极大的关联,禅椅便是经典的例证(配图为区氏臻品黄花梨罗锅枨素身禅椅)

用材比例的均衡决定着明式家具外在形式的美感,更是影响着明式家具自身的结构强度。那么,明式家具用材比例的均衡与所承受荷载力又有怎样的关联呢?王世襄先生所著《明式家具萃珍》中所收录的一件明式黄花梨禅椅便是经典的例证。

区氏臻品黄花梨罗锅枨素身禅椅细节图

这张禅椅,不仅在形式上实现了文人们所追求的俊雅、挺拔、疏朗、空灵、自然地视觉美感,而且还巧妙地完成了荷载力的传递。首先从其功能来讲,既然称之为“禅椅”,使用者多是盘腿而坐,因此,坐者所产生的荷载力应该先由座面藤屉传递到边抹,再由边抹传递到腿足。

 

玫瑰椅的四个腿呈梯形,坐板的侧边与腿足最外边,是在一条垂直面上的,这样用起来就会使椅子的结构往里收,越用越牢固(配图为区氏臻品玫瑰椅)

这一传递过程不仅决定了腿足、边抹、管脚枨、扶手为承重性构件,罗锅枨、矮老、牙板则为辅助性构件,还决定了禅椅的用材的基本比例关系,从大到小的次序为腿足、边抹厚度、管脚枨、扶手、罗锅枨等。其中小小相配之处,不用多言,一看便知,具体为罗锅枨、矮老、边抹之间的连接,正所谓多一分则“闷”,梢一分则“空”。

区氏臻品玫瑰椅细节图

至于大大相配之处则主要体现在承重材之间的连接,既有粗细的节奏变化,明确了腿足为力量传递的主流。此外,其在大小之间的搭配也甚为合理,如假设罗锅枨、矮老在体量上大于腿足的话,便呈现了以合抱之梁与拱把之柱相接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整体的视觉美感,而且使腿足出现岌岌乎不支的结局。

空间布局

明式家具的整体构架具有“侧角”和“收分”的造型特征。(区氏臻品镶瘿木刻字圆头四出头官帽椅配套)

如果说明式家具用材比例的均衡是有效分解荷载力量的基本前提,那么构件空间位置的合理安排则是科学分解荷载力的有效手段。明式家具的整体构架基本沿用了中国古建筑的“梁柱式”木构架结构,具有“侧角”和“收分”的造型特征。

该圆角柜,造型也是上敛下舒,呈A字形,也为“收分”造型(配图为区氏臻品黄花梨素身侧腿圆角柜)

这种造型特征不仅使其造型整体产生了向内收敛的形式美感,而且还使得明式家具自身在不同的侧面都可形成“四杆件”的刚性框架。在这种框架的基础上再施以横枨、牙条、券口、角牙、罗锅枨、卡子花、矮老等构件及各式样的榫卯结构,从而巧妙地分散了来自外部荷载所产生的作用力。

区氏臻品黄花梨素身侧腿圆角柜细节图

与现代家具的节点不同,明式家具的节点是由腿足、横枨、面边、抹头、靠背板、穿带等框架性构件和牙条、角牙、券口、卡子花、矮老等辅助性构件共同组成的,并形成了一条连续的力的传递系统。

“侧角”和“收分”的造型特征,不仅使其造型整体产生了向内收敛的形式美感,而且还使得明式家具自身在不同的侧面都可形成“四杆件”的刚性框架(配图为区氏臻品圆脚霸王枨酒桌)

通过这一系统可以对外力进行重新的分配,使作用在物体上的外界荷载先传递到这些节点上,然后通过这些节点再把所承受的力依次传递到其他构件上,最后将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传到最后的支点上,这样一来,可以使每个构件上的荷载减到最小,从而使整体框架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大大提高。

区氏臻品圆脚霸王枨酒桌细节图

© 区氏家具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2109408号 红木家具